攀枝花市二中2024级数学暑假实践活动
来源:市二中 发布时间:2025-09-10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为深化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攀枝花市第二初级中学校于2025年暑假期间,组织2024级全体学生开展了以“学以致用,动手实践,提升创新”为主题的数学暑假实践与探究性作业活动。同学们围绕课本“数学活动”单元知识,亲手设计制作杆秤,在实践中感悟数学魅力,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以实践为笔,让数学知识“活”起来
“数学不仅是课本上的公式与定理,更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工具。”本次活动旨在打破传统作业的局限,让学生走出书桌,通过动手操作,将2024级数学课本中“数学活动”板块涉及的比例、杠杆原理、重量单位换算等知识融入实践,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活动启动前,数学老师们通过数学课堂向学生详细讲解了活动要求:需以课本知识为基础,自主设计杆秤制作方案,从材料选择、刻度标注到平衡调试,全程独立或小组协作完成,确保作品兼具科学性与创新性。希望通过制作杆秤这一贴近生活的实践,让学生直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理解‘杠杆平衡’背后的数学逻辑。
同学们利用暑假时间,各自完成了杆秤的制作。有的同学从家中找来废旧硬纸板、木棍作为秤杆,用螺母、小铁块充当秤砣;有的同学则精心挑选竹制材料,打磨抛光,力求作品更精致耐用;还有同学为了精准标注刻度,反复查阅课本,计算力臂与重量的比例关系,在一次次调试中修正误差。
2024级5班的王同学说:“一开始以为制作杆秤很简单,真正动手才发现,从确定支点位置到画出准确刻度,每一步都离不开数学知识。比如刻度间距要根据杠杆原理计算,差一点点就会不准,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数学的严谨性。”
二、以创新为翼,小小杆秤绽放别样光彩
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不仅严格遵循数学原理,更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让普通的杆秤变得创意十足。有的同学在秤杆上绘制了卡通图案,并用不同颜色标注刻度,既美观又便于读数;有的同学设计了“可调节秤砣”,通过增减配重,让杆秤既能称量较轻的文具,也能称起较重的书本;还有同学为杆秤加装了便携挂钩和收纳盒,提升了使用的实用性。
暑假期间,数学老师通过班级群实时关注学生的制作进度,针对同学们遇到的“刻度标注不准”“秤杆不平衡”等问题,通过线上视频、图文讲解等方式耐心指导。有的同学一开始对‘力臂×力=阻力臂×阻力’的原理理解不深,通过动手制作,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课堂上讲十遍都有效。
三、以展示为桥,实践成果见证成长蜕变
开学后,学校组织了本次数学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与评选。在教学楼的展示区,几十余件学生制作的杆秤整齐排列,形式多样、创意十足的作品吸引了全校师生的目光。评选现场,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作品设计理念、制作过程及运用的数学知识,老师则从“科学性(刻度准确性、杠杆原理运用)”“创新性(设计创意、材料运用)”“实用性(使用便捷性、耐用性)”“美观度”四个维度进行综合评分。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2024级10班的李同学制作的“复古精准杆秤”凭借刻度误差小、外观精致、原理运用准确,荣获一等奖。“为了让刻度更精准,我用课本上学的比例知识,先确定0刻度和最大称量刻度,再平均划分中间的刻度线,反复用已知重量的物体测试,调整了十几次才成功。”李同学拿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满是自豪。
展示活动不仅是对学生实践成果的检验,更是一次生动的数学课堂。前来参观的学生被这些创意杆秤吸引,纷纷向2024级的同学请教制作方法。
四、以总结为阶,持续深化实践育人成效
在活动总结会上,学校领导对本次数学暑假实践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本次活动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实践’,不仅巩固了课本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真正实现了‘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成长’。”
数学教研组也对活动进行了全面复盘,老师们一致认为,实践类作业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数学知识“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下一步,学校将继续丰富实践作业形式,结合各学科特点,设计更多贴近生活、富有挑战性的探究性任务,如利用几何知识设计校园景观模型、运用统计知识分析家庭消费数据等,让实践育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发布: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