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攀枝花市教育和体育局

西区构建“四强四好”机制,推动中小学校 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出新出彩

来源:西区教育和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5-08-03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西区区委教育工委坚持构建“四强四好”机制,推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地见效,实现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一、强领导核心,党建机制建设好

  组织全覆盖,全域夯实。按照应建尽建原则,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方式,在所有中小学校、幼儿园和民办学校全覆盖建立校级党组织12个,四个党总支部下设党支部8个,选派民办学校党建指导员30名。推行党组织领导班子与学校行政领导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有效确保中小学校党组织全面领导学校工作,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除4个设立党总支的学校为书记、校长分设外,其余区属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实行党组织书记、校长“一肩挑”。以全市“红烛匠心、筑梦花城”党建品牌为核心,各校(园)创建党建品牌9个,获评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党组织领导地位更加牢固。

  规则精重构,决策闭环。制订《攀枝花市西区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手册》,指导各校(园)修订《党组织会议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议事决策制度》两项议事规则,规范议事内容,明确“三重一大”事项清单、决策流程。建立书记和校长,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每周必沟通、要事随时商”的经常性沟通机制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学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形成工作合力。实施局党组成员分片包保各校(园)制度,通过“月度抽查、季度督查、年度评估”等方式,对学校“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及两项议事规则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和考核。2025年以来,检查两项议事规则会议记录120余份,下发正式通报1期,召开专题培训会1次,整改不规范记录200余条,推动制度从“纸面”到“落地”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二、强队伍支撑,党建发展根基好

  实施“头雁工程”。由党支部书记带头成立的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市级名校长工作室1个,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发展、教师培养、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所有校(园)级干部实行提级管理,区属中小学校、幼儿园班子按照管理层级分别由区委和区委组织部统一管理。配齐配强教育集团和校区领导班子,今年以来,新提拔干部4名,交流干部12名,优化退出校级领导岗位3名,2所规模较大学校党组织书记由局领导兼任。选拔推荐3名校(园)长参加省厅新时代中小学优秀党组织书记和卓越校园长培养计划,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组织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开展培训,提升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破解“不会干、干不好”难题。去年以来开展专题宣讲20余次,开展党组织书记、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专栏展播45期,切实增强党性意识。建立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制度,每年开展述职评议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奖励、评先评优、选拔任用挂钩,激发干事创业动力。

  夯实“青蓝工程”。深入实施“青蓝工程”,动态储备的26名后备干部中党员占比73.08%;选拔的251名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中党员占比47.81%;通过“项目驱动、协同整合、辐射帮扶、订单培养”方式建成的21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站)的139名领衔人和成员中党员占比47.5%,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强化“双向培养”,努力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管理骨干或名师,把党员领导干部培养成名校长。定期组织政治理论学习,领导干部、校级干部、专家学者到学校上思政课21场,切实提升党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三、强“党建+”融合,党建质量发展好

  一是党建与教育教学相融合。开展“党建+课堂教学”“党建+课题研究”“党建+教学竞赛”等活动,引导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亮身份、作表率。全系统现有党员示范岗211个,党员突击队18只,党员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和评选、评比获奖占比近46%,195对师徒结对中党员师傅和徒弟109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党建与教学深度融合得以实现。深化党建+德育,将党建元素融入学校德育和团队工作,充分利用西区“火红年华”“水墨金沙”“初心园”等研学基地和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开展“青少年学党史”“研读价值观24字”“传承优良家风”等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发挥党组织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提升班主任工作水平。

  二是党建与学校发展相融合。坚持以党建为“魂”,以学校发展为“体”,通过党建引领学校办学方向、凝聚人心、激发活力,让党的建设成果转化为学校育人质量、管理效能的提升,最终实现“党建强、学校兴”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带队建作用,打造漫画、漆画等学生艺术社团23个,西区金沙漆画技艺进校园项目入选四川省2023年度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以“校校有特色、一校一品牌”建设为抓手,市三十一中小建成“笨鸟儿童漫画”“清香文学社”2个国家级社团,市三十六中小成功申报四川省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实现省级名校“零”突破。参加四川省“510”廉洁文化月活动,推选的3个学段的廉洁思政课作品全部获奖,廉洁教育沁润到师生心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独创i++心理健康网上测评系统在全市推广应用,总结提炼的心理健康做法《探索12356工作法,筑牢学生心理服务体系》成为全省唯一入选教育部“向阳花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的地方典型案例。

  四、强民生保障,党建惠民效果好

  一是“三位一体”推进教育公平。建立动态学位监测机制,精准摸排辖区适龄儿童就学需求,统筹调配公办教育资源,实现2800余名随迁子女100%公办学校就近入学,切实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题。构建“特教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就读机制,保障66名有条件入学的残疾儿童100%全部上学。坚持“严审核,优流程,强监管”机制,做到精准资助、应助尽助。西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51.1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10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100%,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2.41%,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教育公平得到有力体现。

  二是“四线并进”深化教育治理。以党建为引领,聚集群众关切的“校园餐”、利用校服购买和教辅征订谋利等关键领域,通过查问题、实整改、强监督、建制度、筑防线,确保食材成本下降3%左右,食材入口率提高到70%,教体领域集中整治群众满意度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推进教育“双减”和“五项管理”,多样化优化作业设计,100%实现文化培训机构转型,确保“双减”制度执行到位,减负不减质。制发全市首个校外托管机构安全监管方案并全面推动实施,为2700余名孩子营造了安全的校内校外午托环境。2024年,率先在攀西地区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省级督导评估。2025年1月,被教育部评为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辖区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教育的认可度、满意度逐年上升。

  西区通过积极构建“四强四好”工作机制,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得到有效落实,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更加凸显,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发布:刘清瑞

审核: 唐凌   责任编辑: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