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教育和体育局对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第77号建议答复的函
来源:市教体局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9-22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XXX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振兴县中的建议》(第77号建议)已收悉,针对您提出的“调整三中、七中招生规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区域教育质量”的建议,市教育和体育局高度重视,结合当前教育实际与改革方向,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现状的分析
目前,市三中、市七中作为我市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引领型),每年招生计划共2600人,优质生源相对集中确实对县(区)中学发展形成一定压力。两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成效显著,例如市三中、七中通过“励志班”“实验班”等分层教学,近年来向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输送多名学子。受地理位置、师资力量等因素制约,部分县(区)中学(如盐边县中学、米易中学)存在生源流失、教学质量提升缓慢等问题,与市三中、市七中差距显著。
二、已采取的优化措施
(一)深化集团化办学,构建“多元协同+优质均衡”发展格局
自2022年起,市七中与盐边县中学开展联合办学,成立“市七中盐边分校”,通过“统一师资调配、课程设置、教研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市三中与米易中学于2023年12月签署了《教育战略合作协议书》,2024年9月市三中联办班设置班级2个(选科物理、化学、生物方向)。联办班在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培养计划、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课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学水平评估体系上与市三中实施一体化管理。联合办学以来,盐边县中学构建“四级三抓”精细化管理模式和“艺体基础知识+艺体专项特长”双发展教学模式,教学质量明显提升,被评为攀枝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贡献学校”“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突出进步学校”。受益于联合办学,学校2022级全市期末统考本科入围人数突破100人,2023级全市期末统考本科入围人数达160余人。
(二)师资下沉激活帮扶实效,名师引领赋能梯队成长
推行“县管校聘”改革,2022年、2023年、2024年市七中已共计选派31名教学“黄金年龄”教师到岗盐边分校,在市七中教师的培养下,2025、2026两届学生参加全市统考成绩显著,深受社会好评。市三中与米易中学于2023年12月签署了《教育战略合作协议书》,2024年9月,市三中选派专家骨干教师6名(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各1名),执教学校高2027届的三中联办班。联合办学以来,盐边县中学有15名青年教师在省市级赛课中斩获佳绩,其中黄翔老师取得省级赛课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实现盐边县中学参加省级赛课一等奖零的突破;盐边县中学1人入选四川省杨鸿卓越校长工作室;17人加入市级名师工作室或教育体育专家团队;17名教师获得市级教育教学荣誉称号,成立“王锴名校长工作室”“王炜鹏名班主任工作室”。
(三)聚焦优质教育品牌打造,汇集县中发展内驱力
一是构建“优课资源”远程分享制度。借助联合办学机遇,两校全部采用“智慧课堂”开展教学工作,稳步推进远程“双师课堂”优质课分享平台建设,倾力打造“三助五段式云课堂”“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二是积极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为实现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县域全覆盖的奋斗目标,市七中多次组织各科室创建骨干力量到盐边县中学调研指导创建工作。三是探索特色发展新模式。依托丰富的优质课程资源和社团建设经验,在盐边县中学重点打造心理团建、航空模型、电子信息等10余门特色校本课程,帮助盐边县中学大力挖掘艺体特色发展潜力,逐步形成“文化+艺体双翼发展新模式”。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动态调整招生结构
我市将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动态调整市三中、七中调节性计
划比例,逐步控制学生规模,支持县(区)优质生源留在县区
普通高中。
(二)深化名校引领作用
开展拔尖培养,保留市三中、七中“励志班”“实验班”小班化教学模式,强化竞赛与强基计划辅导,确保顶尖生源冲击“双一流”高校。扩大资源覆盖面,扩大市三中、七中与县(区)普通高中的“双师课堂”覆盖范围,实现优质课程实时共享。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支持、关心,希望您继续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
攀枝花市教育和体育局
2025年7月22日